這則其實很簡單好懂。crunch 是咀嚼得嘎吱作響的動作,也可當狀聲詞,表示吃很硬很脆的東西時發出的聲響。在這裡我會解讀為狀聲詞,因為加菲貓不正是因為聽到聲音,所以才轉頭看 John 在做什麼嗎?
第三格 John 向加菲貓解釋,「該是去雜貨店採購的時候了」。加菲貓在此時便補了一句「方糖三明治」,說明為何 John 要說先前那句話。原來是家裡已經快斷糧,連個像樣的三明治都做不出來,沒有生鮮蔬菜或水果,以致於只有方糖可以夾在吐司中間湊合著吃(還好不是鹽巴)。「It’s time to + Vr ~ 」的用法就是「該是~的時候了」,或是「~的時候到了」,例如我們可以說:
It’s time to go to bed.(該是上床睡覺的時候了。)
各位有沒有發現,我現在給的句型,跟漫畫裡頭的對白有點出入?是的,我多了虛主詞的用法「It is ~」。在這裡,「該是~的時候了」這種句型,確實應該是用虛主詞表達才對;那麼為什麼漫畫裡卻直接用「Time to go grocery shopping.」呢?其實它的原句應該是「It’s time to go grocery shopping.」,但是在外國人說話的口語中,如果使用虛主詞 It 開頭的句子,他們往往會因為說話速度快而產生語音弱化的狀況,使得句首的「It’s」字發音不明顯,並非沒有這個字做開頭。就好比在中文裡,如果我們要說「好像是吧」這樣的句子,速度快的時候,第一個字「好」的發音會弱化,變成微弱的「ㄠˇ」音,聲母「ㄏ」幾乎完全消失,甚至幾乎聽不見「ㄠˇ」音而使得句子聽起來變成「像是吧」。
最後想跟大家說明的是 grocery 這個字,它等同於「grocery store」,意思只規模不算太大的雜貨店,通常是販賣一些日常食品以及家用品,跟便利商店(convenient store)、超級市場(supermarket)不一樣。便利商店大家可能比較清楚它的定義,但是 grocery store 跟 supermarket 有什麼不一樣呢?在台灣的國中教材裡,會教便利商店(convenient store)、超級市場(supermarket),但是鮮少教雜貨店(grocery store)的講法。事實上在國外,grocery store 這個字是挺常見的,我建議大家可以把這個字學起來。它和 supermarket 較明顯的分野在於,supermarket 的規模比 grocery 大很多。
舉例來說,大家都知道頂好超市吧?聽過大潤發吧?去過家樂福吧?沒去過家樂福也看過「就是家樂福」的廣告在電視黃金時段熱情放送吧?向頂好超市的規模,在國外比較容易被歸類為 grocery ,除非頂好超市開了一家旗艦店的規模,力拚家樂福和大潤發,那麼它便能稱得上是 supermarket;也許有人去過木柵的興隆超市或是連鎖的青松超市,像那樣的店家規模都不大,東西也不見得很齊全,就比較偏 grocery 這一類。至於一般住家附近的小本經營非連鎖型的小超市小雜貨店鋪,都算 grocery 的等級居多。而像是家樂福、大潤發這種大型超市,可以滿足眾多消費者的多元需求,吃的用的幾乎應有盡有,就是外國人一般講的 supermarket 了。人家「super」是有道理的,不是隨隨便便一家小店鋪就能 super 得起來啊!
記得小時候在美國,最常去的 supermarket 就是「Giant」。它的 logo 跟我小時候的記憶一樣完全沒變,大家可以點這裡去他們的網站看看,那就是美國人所謂的 supermarket。看看上圖 Giant supermarket 的內部陳設,有沒有很像大潤發或是家樂福的感覺啊?另一家我比較有印象的 supermarket 是「K-mart」。這家好像不是在 Baltimore 境內(我印象中),開車要很久,所以父親不是很常帶全家去,除非有比較大或較高檔一點的東西要買。我記得小時候所看到的「K-mart」建築物外觀的 logo,是有一個dash「-」的,但是現在沒有了,都是寫成「Kmart」,現在看到的 logo 也跟我的記憶湊不太起來。Kmart是一家規模相當大的 supermarket,我們每次去都只能逛一部份,就花掉兩~三小時,總是逛不完,簡直就像是小型的百貨公司一樣,裝潢也比 Giant 高級一些。現在的 Kmart 建築物外觀可參考左圖。想造訪 Kmart 的網站請點這裡。
那麼,有沒有人會問, B&Q 特力屋算不算 supermarket 呢?特力屋的規模很大沒有錯,但是它所販賣的東西並非包括吃的用的,而是專門賣居家修繕用品,所以是很專門的店,比較可能被歸類為 hardware store,而不算是 supermarket。